Open Nav
西部利得基金“密集违规”遭罚禁注3个月 公募过程监管望得强化
文章来源:21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7.04.20 00:00 浏览次数:1001 分享

又一家违规事件的浮水,或许反映出新的机构监管脉络。

西部证券4月18日披露,其控股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下称西部利得基金)收到的三份来自证监会的监管措施决定书,对其公司及相关个人宣布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其中,证监会将对西部利得基金采取责令改正和暂停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3个月;并对总经理贺燕萍、基金经理张维文、王宇出具警示函;而上述处罚决定书显示,西部利得基金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资产配置比例、信息披露等多项合规问题。

事实上,西部利得基金是监管层强化公募业务监管的一个开端。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机构人士处获悉,有关公募机构的管理办法即将处于修订状态,而伴随着行业内部分风险事件的出现,公募等买方机构正在进入更加严格的强监管周期。

而与此前监管层重点查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行为不同,针对公募的监管重点,将从重大违规类整顿进一步细化到与指标规定相关“过程监管”,并保证公募产品运作的规范性;在上述机构人士看来,近期不排除有更多买方机构被监管层查出问题的可能性。

四项违规“密集”暴露

虽然是证监会的一次性处罚,但西部利得基金的违规情节较为复杂。

从上述决定书来看,西部利得基金在信息披露环节存在明显瑕疵,即实际履行基金经理职责的人员,存在与对外披露不符的情况。

与此同时,其货基产品在投资资产比例上也超出了规定范围。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具有基金托管人资格的同一商业银行存款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超20%。”上述决定书称,“投资不具有基金托管人资格的同一商业银行存款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超5%。”

“这一规定的初衷是防范银行风险,但实际上这种存款的集中度过高也会诱发道德风险,因为基金公司的存款配置决定权在基金经理手中,容易酿成利益输送等更严重的违规活动。”北京一家公募合规人士称。

此外,西部利得基金还存在未履行基金合同以及出现基金资产净值过低未召开解决大会等常见的合规问题。

“新动向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策略进行资产配置。”上述决定书称,“多只基金连续六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情形,未就解决方案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事实上,在上述问题的背后,也显示出其部分公募产品规模难以为继的尴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共有13只西部得利的公募产品的资产净值小于5000万元。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违规情节指向多只公募产品,因此西部利得基金的合规部门及相关负责人也有一定的责任。

“基金是基金经理责任制,但是这么多产品同时出问题,只能说西部利得整体合规架构没有及时跟上,合规部门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上述合规人士认为。

事实上, 除相关总经理、基金经理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外,西部利得基金也对此做出一定反馈。

“西部利得已向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提交了相关情况的说明,并按照中国证监会要求进行了整改。”西部证券表示,将督促西部利得进一步梳理相关流程,强化有关人员守法合规意识,防范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 上海晨律商务服务中心 沪ICP备170078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