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兼贸工部政务次长刘燕玲指出,直升机业领头公司在本地的投资,推动了我国宇航业的发展。该行业去年聘请了近2万名员工,产量总值达90亿元。
亚太地区的直升机需求近年来显著增加,该行业不少领头公司也在本地设立办事处,带动我国宇航业的发展。
另外,我国朝使用无人机递送包裹的愿景又向前迈进一步。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Airbus Helicopters)和新邮政(Singpost)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发空中邮递系统。
教育部兼贸工部政务次长刘燕玲昨早在亚洲旋翼机及技术展览会(Rotorcraft Asia)开幕仪式上说,随着亚太区在基础设施和领空开放方面取得发展,该区域对直升机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例如,从2005年至2015年,亚太区的直升机数量增加了45%,同期北美的增长只达13%。去年移交给客户的直升机中,亚太区占了约三成。
刘燕玲说,本地宇航业拥有开拓迅速增长的直升机市场的优势。直升机领域的领头公司,如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和贝尔直升机已在实里达航空园设立办事处。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去年也在本地开设了东南亚和印度的区域中心。
“这些投资推动了我们宇航业的发展。该行业去年聘请了近2万名员工,产量总值达90亿元。”
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主任菲律普·蒙都(Philippe Monteux)前天在另一场记者会上说,亚太区有1900架直升机属于该公司,用在不同领域,如军队和公共服务等。“这数量只占了公司全球直升机总数的16%,因此亚太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蒙都也透露,自今年初,已将本地客户支援中心打造成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主要进行新直升机的总装和移交事项,以往的大型保养、维修及翻修工作则将转到马来西亚进行。
他说,随着公司的经营到达一定规模,他们希望通过专业分工,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及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素质。
日后所有东南亚的新直升机的室内装潢、驾驶员座舱的航空电子(avionix)和移交等工作将在卓越中心的机库进行。团队能依照客户的需求提供个人化服务。蒙都说,他们的目标是每月平均完成两架直升机的移交工作。
他说:“卓越中心的团队需要更多具高技能的工程师和专员,以完成更复杂的工作。新加坡的大环境,如在培养高技能工程人才的努力和高办事效率等,都是公司决定将卓越中心设在新加坡的原因。”
蒙都说,他们将根据市场的发展聘用更多工程师,预计会有几十人。
与空中客车直升机合作 新邮政研发空中邮递系统
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接下来也将与新邮政合作,实践用无人驾驶飞行系统(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简称UAS)在城市中派送包裹的试验性计划。公司去年也同新加坡民航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进行UAS概念验证试验计划。这项实验计划名为“Skyways”。
Skyways的研发工作已进入后期阶段,预计明年初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进行初步试验,派送一些小包裹。
刘燕玲说,UAS领域不断发展,目前也没有针对商用UAS科技和用途的国际标准。“因此,我们会和业界紧密合作,开展现有条规下不涵盖的新用途,并一同制定新标准和监管规定”。
她举例说,上述试验计划涉及无人驾驶,且“超越操控视线”的活动是现有条规不允许的,“试验计划是确保商用无人机能安全在城市安全使用的重要步骤”。